7月31日,中国(合肥)科幻小说大赛征文阶段收官。大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:共征集参赛作品1349部,总字数高达8000余万字,其中长篇小说350余部,投稿规模与创作热情远超预期,生动展现了中国科幻文学的蓬勃活力,有力彰显了合肥这座“科创名城”的强大感召力。
据悉,
大赛评审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,
目前已完成80%的初审读工作,
预计8月上旬全部完成。
千部作品共燃科幻之火
大赛自3月5日正式启动以来,就迅速吸引来众多科幻作品参赛。面对源源不断的来稿,大赛组委会不断调高预期,最终参赛作品总量、总字数分别定格在1349部和8000余万字,成绩喜人。
参赛群体同样令人欣喜。据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负责人、省作协副主席、市作协主席洪放介绍,来稿作者群体呈现出多样性、年轻化、跨界写作等特征。上至六七十岁的年长作家,下到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学生,他们围绕科幻大赛主题,积极参与,呈现出“老中青三代同台”的动人景象。
展开剩余54%从目前初审情况来看,参赛作品整体质量过硬,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:一是参赛作家中有很多都是国内科幻小说创作界的主力军,甚至是有相当大影响的名家。二是主题丰富,创作手法多样,处处闪现出科幻的光芒。三是大部分作品都关注了文学性与科幻性的统一,这也是本次大赛的核心评审标准。四是涌现了一些典型作品,将使大赛更有意义,更受瞩目。
评审工作紧锣密鼓有序推进
记者从大赛组委会了解到,由8位作家组成的初审组,自征稿启动即同步进入初审读阶段,目前已完成80%的初审读工作,预计8月上旬全部完成。
按照大赛要求,初审组以不低于20%的比例确定初选第一轮作品;第一轮作品经集体审读后,按不低于10%的比例,确定进入终评作品。终评作品将提交终审评委审读并打分,最终将依据得分高低,确定获奖名单,并在科幻文学周正式公布。
据悉,终审团队将由国内有影响的科幻小说名家组成,为确保大赛的公平公正,终审评委信息将与获奖名单同期公布。
此外,备受关注的科幻文学周计划于今年秋天举行,届时将举办颁奖典礼、主题论坛、作家读者见面会等系列活动,进一步推动科幻文化传播与产业融合发展。
信息来源:合肥日报
一审:周悦;二审:杨文静;三审:张春林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658-配资港股一览表今日大盘-配资炒股网站选择配资-股票新手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